距离上一次的分析,再有两个月就满一年了。
这里,在5月26日的刀剑第二部剧场版BD出来前,我就重新复盘一下前面《上篇》和《中篇》的分析,以及简单聊下咕掉的《下篇》,还有前面说好的对后续内容的“预言”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叠甲就不叠甲了。
但需要注意!!!
以下涉及BD小说《Memorable-Song》、《开服第七日》的微小剧透,没看过的还请先去翻看【拉斯工作间】的译文。否则,自己负责,我已经提醒了。
复盘部分
首先谈谈,我当时为什么没有立即写分析的下篇呢?
原因之一的确有没人看这些文章的因素,不过这不是最主要的。
其主要原因,自然是相关的短篇BD小说《Memorable-Song(难忘之歌)》里边的内容,以及我后续了解“川原和声优聊剧情的节目”里,两者都有提到——米特和亚丝娜因猪笼草怪出事,已经是两周后的事情了(确切日期是第二十天,2022年11月25日)。
然而我的分析是根据剧场版的PTT过场以及合理性,推测那不过是几天的过程(一周内)。
在当时,我正写着下篇的开头,可是恰好该相关的BD小说被翻译出来了。结果就是因为这较大差异,结合个人当时对这剧场版“敷衍”的态度,下篇的开头当场毙掉,之后就更不了了之。
仅仅只是一个“分析误差(错误)”,为何我反应这么大?
我是说如果,如果我当时的推测成立,一周内的仓促时间里,亚丝娜来不及熟悉游戏系统还情有可原。那么相对第二十天才去进行“猪笼草剧情”,换句话说亚丝娜将会有更充足的时间积累经验技术,以及熟悉游戏的各大系统。
说到游戏系统不得不说的几点:
其一
组队这么久,视野左上角的血条不知道就算了。
毕竟涉及经典剧情,删了的确不太好。
-
其二、好友系统。
在正传中拥有着不少描写,其中不乏【名字变成灰色的幸】、【圈内事件中用来定位“追踪”优尔可,甚至精确到了某层某个位置】。
——当然,需要补充一点。
小说第八卷的这段(翻译)内容似乎是指“死掉删号,好友自动解除”,也可能是描写错误(老贼忘了统一设定)。
另外关于原文(翻译)“追踪”这个描述,小说第二卷(结衣剧情)就说过亚丝娜也会《索敌》,所以不排除是衍生技能《追踪》的效果。
可别杠我——亚丝娜没这技能,也没这个槽位装《索敌》和《追踪》两个技能——这涉及了老贼的设定不统一。
说回剧场版小说,那么有趣的事情来了——
这段内容中,米特又是怎么知道“接受信息的玩家不存在,然后系统会弹错误提示”。
换句话说,她是怎么知道系统会自动删好友,人死还会自动删号。这无论是对于一个游戏,还是对于初次触碰这个系统机制的人来说,显然是不知道或保留(变成灰色下线)才算合理嘛。
——这里很显然就是沿用了《圈内事件》的问题设定。
就算不说这个,单纯“滑动菜单,然后选分支,再子选项选谁聊天”的这套正常流程就这么因为剧情需要而忽略的话,多多少少也是有点问题的。
太刻意了,太生硬了。
你搁这玩梦幻西游,用快捷键快速弹出上个聊天的好友呢?
-
其三、剑技系统
详细的我在前面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多的我不再赘述。主要是有了BD小说的描写,我需要重新复盘一下——
首先《Shooting Star(流星)》这个突进技,姑且算是《细剑》熟练度50解锁。以原文20天的积累,学会这个剑技的确是合理多了。
但要说——秒掉前方路径上的第一只怪物后,再继续连同后方的那只也一起贯穿——这个描述到底合不合理。
个人觉得有一定合理性,但前提是两个怪过于接近,而不是像剧场版动画中离谱地连刹车都刹不了,甚至那么“长”的距离。另外,真要说具体的,还得论述突进技是固定距离的,还是有怎样更细致的设定。
且看原文的话,亚丝娜似乎没有两只一起打的意思,甚至也没有动画中发现后采取了“刹车”动作。干脆就是没描写,那就是一瞬间的事故。
小说这样处理倒还好。
另一方面——
在《开服第七日》中,桐人的《直剑》熟练度到达50,解锁《Rage Spike(愤怒刺击)》。
我个人也觉得这数值增长有点离谱,包括解锁的剑技也有点问题。
在我个人的收录以及考据中,《直剑》的剑技表如下:
0熟练度——《Slant(斜斩)》、《Horizontal(水平斩/平面斩)》、《Vertical(垂直斩)》
50熟练度——《Sonic Leap(音速冲击)》、《Horizontal Arc(水平弧形斩/平面连斩)》、《Vertical Arc(垂直弧形斩/垂直连斩)》
100熟练度——《Sharp Nail(锐爪)》(但不确定)、其他不确定
150熟练度——《Horizontal Square(水平方阵斩)》、《Vertical Square(垂直四方斩)》、《Rage Spike(愤怒刺击)》(SAOP5)
……
发现没有,150熟练度解锁的剑技变成了50熟练度的()
简单来说,每50解锁3个剑技是客观规律,就算再多一个也行吧(反正是老贼说了算)。但老贼显然又“吃书(忘设定)”了。
再补充一点,第二层哪吒剧情中,桐人为了《快速切换》特意去突破100熟练度门槛。而且熟练度的增长,不是简单地依据使用剑技次数,而是根据怪物等级等阶来结算,跟经验衰减一样。
因此这才第七天就50了,属实有点离谱。
另外就是150解锁《四方斩》系列,与另一个描述相对详细的《细剑》体系作比较,这个阶段的四连击到底算不算有失平衡呢。
我个人是倾向于“是”,但客观的还是那句话——反正是老贼说了算。
-
其四、药剂系统
亚丝娜简单粗暴光靠磕血瓶,就一个“小白”把猪笼草集群应付过去了。这在20天的积累下,等级与装备有了更好底子,的确有那么一丝可能。
但可能只是可能,至于这个系统的表现力嘛,我个人觉得还是有点无脑了。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进击篇小说第一卷第二层的内容就有涉及腰包和喝药的描写——
——看上面的内容就知道。在战斗中,药剂你都不一定拿得出来然后喝上,你就可能嗝屁了。
要知道,第八卷的《初始之日》中,桐人也中过这个招。但人家姑且是靠封测经验化险为夷的。
特别是后续的剧场版2的来场特典《开服第七日》中也有提到——【被烟雾召唤来的Nepente多的话可以超过五十只,因此全副武装的六人小队也很有可能一个失误导致全灭。】
就这难度的前后不一,不用我再多说什么吧。
以上,大致就是这么个情况。
顺便着重提一下两版的区别。
在原来的姑且是进击篇前的内容(结衣剧情),描述了亚丝娜是在旅馆自闭了两周后,实在忍受不了,才开始前往迷宫区进行没日没夜的练级。并且进入游戏的动机,姑且是刚好哥哥出差,她借来尝试一下(大致就是好奇哥哥为什么喜欢这游戏,有点短暂放松的意思)。
而剧场版进击篇呢,毫无疑问是由于临时加了个mito的关系,动机变成了受她邀请,顺便哥哥刚好出差,所以就拿来玩了。之后就是由于“有人带”,所以干脆连“自闭两周”的原剧情也被吃了个透底。
所以要我说,两人进行猪笼草剧情的时候,不是第二十天,而是一周内,这还能圆回去一点点。只可惜不是。
-
最后再回顾一下,第一层的三条线路,然后借来说段内容。
一、从北门开始的中间线路。
贯穿广阔的拉达平原,突破地垒中央的峡谷。平原上有狗头人村庄,峡谷中还有巨大的野猪型区域BOSS。
路线短,但难度高。
——迪亚贝尔就组了18人的队伍前去攻略。
二、从东门开始的右侧线路。
把梅达伊之村当做踏板,攻略地垒东部的遗迹迷宫。
三、从西门开始的左侧线路。
通过位于霍伦卡之森以及村子,攻略地垒西部的洞窟迷宫。
——桐人就是走的这条路线,洞窟里追加了一只熊BOSS,并于第七天击败然后开通了去往《托尔巴纳》的线路。
——顺带一提,在《开服次日》中,这个村子的母牛任务(奶油)也有穿插到拉达平原打狗头人。
还有在《开服第七日》的最后——
(12月12日)
这段内容姑且是为了收束第二十天(11月25日)救亚丝娜而设计的吧。
但老实说,为了收束剧情再让桐人在这里逗留两周,桐人的12级究竟是怎么提上来的(12级姑且算是现阶段等级最高)。
假如说,桐人是完成霍伦卡的任务后,11月25日因嘴馋再回到霍伦卡,收束剧情。
这也不是不可以,只能这样解释了。
-
最后。
当然还有《Memorable-Song》中,mito意外遭遇的艾什莉(Ashley)和尤娜了。前者是SAO后期大名鼎鼎的裁缝,后者就是《序列之争》的歌姬。
不过我个人觉得这么早(开服三周后)出现这两人物,有点不太能接受。尤其三人还外出打怪了,尤娜自己说是“离家出走(姑且跟eiji分开吧)”。
别的不多说,就这样暂完吧。
阶段结语。
总体来说,或许你看得出来我对这剧场版的评价不高,赞扬的没多少,反倒全是挑刺。但这就是我喜欢刀剑的方式,只为了一个初衷而喜爱,不希望它烂掉。
不然我也不会考据到这种程度。
所以说难听点,说这剧场版就是个被仓促推上架的产物,其实一点也不为过。
开发IP继续恰钱嘛,懂的都懂。
像隔壁DNF,特别是网游这种类型的,比如换个编剧什么的,为了推出更多内容什么的,吃书修改倒也是常规操作。而且最近DNF的考据UP老川(川同学不穿童鞋)也因为《次元回廊》的分析不对,连忙加急了“大吃书”的框架内容。
就像有些人都被说的“不吃干净更恶心”。
算了,直接放上截图,别的不多说。
复盘部分就到这里,有时间(26日前)再写完结篇和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