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阳江市江城区中洲街道碧桥村,一条宽阔干净的水泥路向前延伸,碧绿的小河静静流淌,鱼塘、菜园错落有致,穿过数户人家、几排竹林,大片金黄的稻田迎面而来,一面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那里就是碧桥村党群服务中心。
(相关资料图)
知耻而后勇,知弱而图强。2021年换届后,新一届碧桥村“两委”班子凝心聚力,制定了《中洲街道碧桥村五年发展规划纲要》,以破釜沉舟的勇气和决心,带领广大党员群众奋发有为。
从“一盘散沙”到“一股紧绳”,锻造坚强有力的班子队伍
“到碧桥村挂职近两年的时间里,我看到村‘两委’班子大局意识和集体意识明显增强,有事一起商量、有困难一起克服,党员群众对他们更加认可,村党组织的号召力比之前强多了。”碧桥村第一书记、中洲街道驻镇帮扶工作队队员陈世晓感慨道。
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班子不团结曾是阻碍碧桥村发展建设的“绊脚石”。2021年初,碧桥村通过换届选举实现村党组织书记“三个一肩挑”,包含村支书在内的3名年轻新干部走马上任。
自此,碧桥村“两委”班子唱响了多学、多看、多走、多谈、多干的“团结五部曲”,把党性教育抓在平常、融入日常,多次邀请区委组织部业务骨干进村讲党课,组织村党员干部到阳西鸡乸村、高州柏桥村等示范村学习,每月必开展一次谈心谈话,每项工作必问干部意见、必听群众呼声、必干在最前面。
通过以老带新、以新促强,成功把“各片干部为各片”的“小圈子”转变为“团结奋斗为大家”的“大格局”。
近年来,碧桥村发展2名新干部入党,动员4名村干部参加学历提升班,1名党员被评为阳江市“百佳党员中心户”,村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发挥更加充分,各项发展事业走上了“快车道”。
从“老旧破小”到“软硬兼备”,打造暖心便捷的党群之家
“得益于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我们这栋老房子终于换上了‘新装’,村民来办事更加舒适方便,我们也能更好地为党员群众服务。”碧桥村党总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英豪望着焕然一新的碧桥村党群服务中心笑着说。
眼前这座粉刷一新、通透敞亮的三层“小白楼”,很难想象半年前还是一栋外墙脱落、残旧简陋的“老破小”。在中洲街道驻镇帮扶工作队牵头单位阳江市委办公室、珠海对口帮扶阳江指挥部以及江城区委组织部等上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历时近半年的原址改造、提档升级后的碧桥村党群服务中心于今年6月正式启用。
新楼在旧楼的基础上进行了前后扩建,占地面积112.88平方米,三层总面积达307.1平方米,上墙了各项工作制度和党建宣传造型,规范设置了“五室一厅”,更换了党群会议室的背景墙、桌椅和音响设备等硬件设施,打造了一个开放式图书阅览室,真正做到集宣传教育、办公会议、学习培训、志愿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实现了“小改造、大提升”。
今年“七一”期间,碧桥村党员齐聚崭新的党群服务中心,纷纷感叹“不仅有党建的氛围,还有家的温馨”。
从“群众烦心事”到“群众开心事”,凝聚一呼百应的民心合力
“今天高兴,我要吃5碗圆子。”在碧桥村新党群服务中心投入使用当天,村老党员尧叔笑着竖起大拇指。
两年前,尧叔是对村党总支部“意见”最大的党员。“村道是单行道,没法会车;村中没有路灯,水利年久失修,自来水管老旧堵塞。”修路、装灯、灌溉、饮水等“四大诉求”成为新一届碧桥村党总支部班子面临的“头等大事”。
近年来,碧桥村“两委”班子积极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坚持不懈落实“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带领党员志愿者清理垃圾杂物和沟渠漂浮物,拆除乱搭乱建,劝导村民变“散养鸡”为“圈养鸡”,多渠道筹措资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村主干道1.83公里“单改双”从3.5米道拓宽为6米道,加装、更换路灯36个,建设高标准农田灌渠约5公里,完成路面硬底化5000多平方米。
“路修好了,灯装好了,水利修好了,新自来水管网建设今年内动工。”5年任务仅用两年半的时间便已基本落实,群众眼中的“烦心事”变成了“开心事”。
在擦亮“面子”的同时,碧桥村还注重以“碧桥玩月”和“碧桥竹编”等乡土文脉涵养“里子”,引导广大村民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创造“人人都是监督员”的良好氛围。
碧桥竹编制作技艺被评为阳江市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叶任、叶昌尤被评为江城区第五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从“杂草荒地”到“项目重地”,绘造城乡联动的发展蓝图
“碧桥村处于连接两个高铁站快速路的中点,随着区人民法院、区人民医院即将竣工,与周边形成辐射带动效应,碧桥村实现高质量发展将指日可待。”中洲街道党工委书记陈城伟介绍。
面对“两院”落地、新路将建的发展机遇,碧桥村紧紧围绕江城区委、街道党工委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决策部署,谋划用好手中的“田地牌”“文化牌”和“区位牌”,切实把短板变成推动乡村振兴、加快城乡融合的潜力板,朝着“文化新村、农业强村、产业富村”的目标大步迈进。
目前,碧桥村已和“万企兴万村”的结对帮扶单位沟通联动,积极以“三大经济”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发展“田园经济”。整合耕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以莲藕、番薯、蔬菜等传统农作物为主,推动种植业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把“菜篮子”变为“钱袋子”。
——发展“文旅经济”。围绕“碧桥竹编”打造非遗文化体验工作室,以百亩稻田、竹林步道、小桥流水等元素打造“碧桥玩月”的乡村新景,实现“学习+体验+游玩”农文旅深度融合。
——发展“产业经济”。从餐饮、小超市、药店等服务型配套设施入手,在“两院”周边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提前谋划漠江西路建成后沿路产业布局,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碧桥村五年规划的“进度条”已加载过半,站在奋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潮头浪尖,碧桥村将继续强化乡村治理,赋能产业发展,用心用情用功答好“后半张试卷”,争当产业有支撑、人才有作为、文化有复兴、生态有保障、组织有力量的“五有”先进示范村。
(文章来源:南方P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