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内容提要:从北大清华到哈佛剑桥,如今越来越多的暑期游产品将目光锁定在了“研学游”主题,动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定价也让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到了商机,但市场上大量并不具备经验、资质的企业甚至个人运营“研学游”产品,让“研学游”开始变味儿,甚至个别产品入校都采取非正规手段,存在大量隐患。
天津北方网讯:从北大清华到哈佛剑桥,如今越来越多的暑期游产品将目光锁定在了“研学游”主题,动辄上万元甚至几万元的定价也让越来越多的商家看到了商机,但市场上大量并不具备经验、资质的企业甚至个人运营“研学游”产品,让“研学游”开始变味儿,甚至个别产品入校都采取非正规手段,存在大量隐患。
今年暑期,国内某知名大学发现一支名为“××大学金秋暑期定制课”的校外研学团队,由个别校友通过预约同行人员的方式,拆分预约上百名学员入校,每个学员费用高达一万多元,整个课程团队收费超过百万元,学校发现后依据相关规定要求,关闭了相关数十名校友的校友预约系统使用权限,该事件被网络热炒后被大量网友转载讨论,不少关注“研学游”的家长也开始担忧“研学游”的质量。
“短短两天,不但要去某大学里研学,还要去长城、故宫等一系列景点,但是觉得不靠谱儿就没报名。”家住南开区的家长王女士告诉记者,暑假刚开始,孩子同学家长就给他推荐过北京某高校的“研学游”,但作为在北京工作过近十年的王女士,一看到行程就觉得不靠谱儿,光是走完行程上几个旅游景点两天时间都有点紧,更别说真正能留给孩子在高校里感受氛围和校园文化的时间了。
针对“研学游”,天津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总队深入开展暑期旅游市场秩序整治,依法打击“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不合理低价游”等违法行为,结合暑期旅游市场特点,加大对夏季“研学游”的监管力度。在加强研学旅行主体监管方面,开展未经许可经营旅行社业务专项治理行动,精准打击利用互联网、自媒体和研学俱乐部等形式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等违法行为,严禁未取得旅行社资质的企业、个人以夏令营、研学团等名义开展研学旅行经营活动。截至目前,共巡查各类网站、微信公众号30余个,结案4起,罚没款共计3万余元。与此同时,针对研学旅游学生特征,要求承办旅行社建立健全安全台账、应急预案、强化行前教育等管理制度,构建完善有效的安全防控机制,与研学基地、酒店、租车公司等签订规范的合同,在检查中也重点查验旅行团的保单等。
业内人士建议,有“研学游”等相关旅游需求的家长,在通过直播平台、微信、网站推广等线上方式选择旅游产品时,务必查验旅行社《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对旅游产品前端宣传提高警惕性,坚决抵制虚假宣传和招徕,不参加不合理低价游,要与经营者签订正式的旅游合同,确保自身合法权益。(津云新闻编辑付勇钧)